從觀望 Claude Code 到一頭栽進去 - EP1|第一次就爆 token?
📌 本文為系列文「從觀望 Claude Code 到一頭栽進去」的第一篇。
系列將分享我從觀望到愛不釋手的 Claude Code 使用心得,包括省 token、優化流程、寫 MR、產出技術文件與工具比較。
👉 完整系列文章列表請點這裡
原本買了保哥的課程:AI 程式設計代理人開發全攻略:從入門到實戰,跟完課程的 Claude Code 直播後,我其實還是有點猶豫要不要再多花一筆錢訂閱 Claude Pro。不過觀察到身邊的免費仔們紛紛開始課金,我就想:「嗯,好吧,那我也刷看看一個月 20 鎂的訂閱費。」
結果第一次用 Claude Code,我 1.5 小時就把 token 燒光,真的太快太猛了。
後來回去翻保哥課程的 Discord 和 Line 群的討論,才懂了要避免在同一個 Session 裡做太多不相關的事,不然上下文會越疊越厚,不只 token 爆掉,結果也會不太好。因為這樣我養成事情做完就/clear
的習慣。
但實際開發還是會遇到一些使用上的小障礙。有時跟還沒講完需求,Claude Code 就會直接生成 Todo 開始改 Code,這時候只能趕快用 ESC 打斷他,再跟他補充說明。
後來回看直播,才發現保哥其實有教過可以用 Shift + Tab 切 Plan Mode 先討論,再搭配以前常用 Github Copilot 時的開發技巧:先確認對方有沒有理解我的需求,確定 OK 才開始寫程式,透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大幅提升 Claude Code 的準確率跟產出品質了。
用了幾天後我發現,這個錢真的花得很值得。我不只省下了時間,同時也從 Claude Code 的來回討論中學到很多東西。跟半年前用 Github Copilot 的開發體驗比起來,爽度又更上一層樓了。
我從「觀望 Claude Code」變成「沒有 Claude Code 就不太想寫程式」了。
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覺得還有很多使用 Claude Code 的方式可以分享,預計把這篇文章當作系列文的第一篇,下次會想分享我是怎麼用 Claude Code 優化我的開發流程。
推薦課程|AI 程式設計代理人開發全攻略:從入門到實戰
保哥把 Claude Code、OpenAI Codex Cli、Gemini CLI 的應用都講得很清楚,像這篇提到的/clear
、切換 Plan Mode、用 ESC 打斷 Claude Code,在直播裡都有實際展示用法。
👉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透過 這個推薦連結 註冊課程,還可以延長一個月的觀看時間。